新世紀論壇近期焦點新論壇對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之回應

近期焦點
新論壇對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之回應
紓困利民贏支持  房屋問題未解決  經濟發展待補充


在香港經濟受著「三面夾擊」:中美貿易戰而帶來的不明朗因素,過去八個月社會運動的衝擊,以及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打擊,香港本地消費收縮、旅遊業陷於癱瘓、經貿交流活動難以進行,投資環境不明朗,這都令香港陷於2003年沙士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財政司司長在是次財政預算案中,以「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為主題,動用1200億作利民紓困,新論壇對此表示肯定和支持。


「派錢」要盡快到位


政府的利民措施,除了最引人關注的全民派1萬元外,還包括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 2萬,寬減差餉每季1,500元,發放多1 個月綜援等等。對利民紓困可起一定作用。另外,政府推出的企業特惠低息貸款、寬減利得稅及補貼電費等,有助公司資金周轉,亦有助中小企減輕目前的負擔。新論壇在認同這些措施的同時,認為政府亦應用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讓「派錢」能盡快到位,令市民受惠。


政府財政穩健 


雖然是次財政預算為香港帶來史無前例的1300億赤字,但相對於2003年沙士時的情況,香港現時的財政狀況遠較穩健。面對沙士時,香港持續五年出現經營赤字,通縮持續,失業率高達7%,財政收入大幅減少,政府只能採取緊縮的財政措施。惟現時香港已持續15年錄得財政盈餘,財政儲備高達1萬1千億,儘管在2019/20財政年度已由盈轉虧,在2020/21估計有1300億的赤字,而面對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政府動用儲備是應有之義。新論壇認為,萬一疫情持續,失業惡化,政府應有能力提出新一輪的「防疫抗疫基金」,針對性地支援受嚴重影響的行業。


房屋問題未解決


新論壇與公屋聯會較早時進行有關財政預算的民調顯示,「土地及房屋」是市民認為政府最需要投放資源處理的議題。但政府平整土地的面積持續偏低,明日大嶼的研究撥款被立法會多次拖延,政府能否解決長遠的土地供應問題,在預算案中未能讓公眾找到確切的答案。另外,政府在2018年調整了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原來的60:40調整至70:30,以增加公營房屋供應,但是次預算案中,政府預算未來5年的建屋單位分別為公營100,400個和私營98,000個,幾乎各佔一半,大幅落後於公私營房屋供應的七三比例,偏離以公營房屋為主導的目標,固中原因有待政府解釋說明。


期待新措施  助新經濟增長點


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指出香港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應對未來的挑戰,但如何支援新興產業發展,在是次預算案中未見有新的措施。而再工業化的發展方面,政府建議在「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之上增撥二十億,改建舊廠房為「微電子中心」,提供現代化生產設施。這些吸引港商回流,為「工業4.0」打下基礎的措施值得肯定。然而,在人才配套方面卻稍欠計劃。如何確保本地業界專才與最新技術及國際接軌,以及如何在現時教育體系上培育生力軍,都是香港邁向再工業化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事實上,新論壇多年來跟進的青年人向上流動研究顯示,香港的高技術就業職位增幅遠遠追不上具大學學歷勞工的增加,是大學畢業生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故此,如何振興新興產業,例如創新科技和文化創意產業等,讓青年人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還有待司長作進一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