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論壇近期焦點新論壇就食水安全問題呈交建議 堵塞監管漏洞 釋除鉛水疑慮

近期焦點
新論壇就食水安全問題呈交建議 堵塞監管漏洞 釋除鉛水疑慮


2015年8月25日
 
多條公共屋邨相繼驗出食水含鉛超標,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雖然住戶食水含鉛量超標的實際原因及源頭尚待查明,惟新論壇認為,現時所發生的問題已證明現行食水監察制度出現嚴重漏洞,未能有效為市民把關,現將問題歸納如下:


1 水務署監察角色被動
現時水務署監察水務工程設備及物料的制度過分流於表面,過於側重建築商、水喉匠等工程參與者所提交的物料證明書及完成後所抽取的水樣本化驗報告,過度依賴工程負責方的誠信,欠缺主動監察的程序,署方沒有承擔起監管的責任。


2 新樓驗水指引寬鬆
現時新落成樓宇的水樣本檢察項目,因為「食水含鉛」事件發生後才加入幾種重金屬項目,反映過去的驗水指引出現嚴重漏洞,令人擔心還有其他有害物質成為漏網之魚。雖然水務署有提及會因應情況而要求工程負責方進行更多項目的檢測,惟並無嚴格訂明的準則可供參照,作為批准供水設備正式啟用的首次檢測,實在有欠周詳,亦未能確保食水質素。

3 優質供水名不符實
現時水務署推行的「大廈優質供水認可計劃-食水」計劃,旨在鼓勵樓宇的物業管理人提供獲得信心保證的飲用水予住戶。可惜,這個計劃的檢驗項目無論範圍和種類都不足以涵蓋各種對人體帶有慢性傷害的物質。計劃的主要項目只集中在飲用水的外觀,氣味及清澈度上,唯被列入檢驗的重金屬是一直困擾本港早期供水的金屬「鐵」,令整個計劃重點局限於維修和清潔供水設備的層面上,未能真正達至優質且可靠的信心保證。
雖然現時有三個委員會就食水含鉛超標問題進行調查,惟現時水務署的監管漏洞已經非常明顯,新論壇認為特區政府應盡早採取措施,堵塞漏洞,消除市民的疑慮,我們向特區政府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1 擴大「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 資助檢驗食水
獨立委員會調查需時,未能立即查出問題癥結,涉事樓宇出事環節亦未必相同,香港市民卻要生活於「鉛水」陰霾下。公共房屋有房委會及房屋署負責檢視水質及供水設備,一般私人屋苑業主也可承擔費用,惟個別財政上有困難的私人樓宇,未必能承擔相關費用。因此,新論壇要求政府將驗水的項目加入至市區重建局負責的「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提供資助。或者參照過往曾經推出過的一次性資助政策「樓宇更新大行動」,由政府注資到市建局或房協,由他們負責行政管理,以協助私樓市市民檢驗水質。


2 增加「大廈優質供水認可計劃-食水」之認受性
大廈優質供水認可計劃現時只集中在味道適飲度及外觀上的檢測,卻忽略了安全方面的考量。建議水務署可重整上述計劃,將已知有害的物質列入檢驗項目,並增加分級,增加大廈優質供水計劃的認受性。


3 檢討食水監察系統及重新確定水喉匠定位
現時單位內的簡單水務工程如更換部份喉管,水務署允許不一定由水喉匠負責,十分依賴業界自律,有問題時難以確定責任誰屬,水務署應汲取事件教訓,清楚劃分水喉匠的所屬權責,以免再出現是次責任亂推的情況。另外,長遠而言,應改善現時水務署監察水務工程的程序,設立機制讓水務署可以更主動地抽查工程所用物料及設備,保障食水安全。


4 重新檢討新落成樓宇入伙前的水質檢驗
基於成本考慮,每個住戶單位的食水檢驗難以訂為恆常的檢測項目。縱使是房委會所負責的公共屋邨的常規檢驗也止於水箱一帶,未有時刻監測入屋的水質。因此,有必要收緊新樓宇入伙的水質檢驗標準,水務署可參考世界各地經驗,考慮引入更多已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列入「新安裝的供水系統採集水樣本分析」的檢驗項目,為食水安全把關。


5 為供水設備制定更適時的標準
現時一些歐美先進國家都致力於按自身情況修訂供水設備的安全標準,除以法例形式外,亦鼓勵業界自願推行分級標準。現時香港市面上有售的焊料質素亦良莠不齊,欠缺因應本港情況而制訂的標準。新論壇建議水務署可以與香港檢測和認證局合作,將水管及有關的供水設備產品納入「建築材料產品認證」計劃,由第三方機構從上游監管產品質素,從品質管理上防止不良產品流出市面。另外,可以考慮推行性質與「自願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相似的措施,一些無鉛產品經評定後可獲標籤,以鼓勵業界生產或進口更有安全保證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