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十月起又再驗出多種問題食品,包括標籤含天然葉綠素但實則加入「銅葉綠素鈉」的各種麵食及食品,以及涉及多間廠商,含有「銅葉綠素」的假油,其中台灣大統長基食品公司更被驗出九成油品出事。福建、浙江的檢疫單位已立刻要求台灣回收有關的問題食用油,並暫停進口問題產品。
「銅葉綠素」及「銅葉綠素鈉」雖然是世衛允許使用的食用添加劑,但是台灣法例列明「油品」及包括麵食的各類「主食」均不包括在這兩種添加劑的使用範圍。當中含有「銅葉綠素」的油品在高溫烹調下有可能產生金屬銅離子,人體長期攝取銅,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以至嚴重損害。
新論壇副召集人鄧咏駿指出,香港台風飲食文化盛行,有大量台灣進口食物製品。現時未知有多少問題油品及食品已流入香港市面甚至已被市民食用,考慮到多種油品出事,更令人擔憂的是日常在超市或小食店均有售賣的台灣進口食物,它們的製作過程會否曾使用出事油品,對市民的健康帶來影響。
鄧口永駿及龐愛蘭均指出,接到區內居民查詢,擔心台灣食品安全。然而,食環署及食物安全中心至今仍未公開評論事件,也沒有公佈對台灣的問題食品所採取的措施。針對事件發生超過一個月,我們分別在上週及本週致電食物安全中心詢問有關事件,竟獲告知他們「仍在了解及評估事件」,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
根據香港法例《公眾衛生及巿政條例》(第132章)第V及第VA部第54條(1)(b) ,出售食物供人食用但卻是不宜供人食用的,即屬犯罪。《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第132W章亦指出,食物名稱不得有虛假、誤導或詐騙成分,並應讓消費者充分了解食物的性質和類別。
本身是藥劑師的新論壇理事龐愛蘭認為,食環署及食物安全中心反應過慢,未能適時回應今次問題食品事件,甚至未充分考慮問題食品的嚴重性及其對市民健康構成的潛在危險。我們要求政府當局立刻公佈對銅葉綠素及相關食物安全問題掌握的資料;公佈涉事的食品有否在香港市面銷售及其銷售情形;查驗可能採用涉事油類製品而製成的台灣進口食品,並解釋對以上食品安全問題,食環署及食物安全中心已經及將會採取甚麼措施,並把有問題食品馬上下架及加強對進口食品檢測,以保障市民安全,令市民食得放心。